财政部对231家会计师事务所、514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
财政部消息,3月21日,财政部发布财会监督检查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财政部部署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组织各地财政厅(局)对2362家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检查,同比增长9.3%,覆盖面超过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总量的20%。
根据公告,2024年,各地财政厅(局)共对231家会计师事务所、514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其中:7家会计师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64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经营业务,206家会计师事务所被警告,181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1828.12万元。7名注册会计师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179名注册会计师被暂停执行业务,359名注册会计师被警告,13名注册会计师被罚款共计24万元。
工信部即将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
3月21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加快迭代升级,为下一步中医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工信部即将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这个文件中明确,中药工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目标、路径。
第一,在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方面,专门针对中药生产的特点,通过组织医药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一些重点技术产品的攻关,打造了符合中药质量管理规范体系的系统解决方案。
第二,第二,在数智化转型的典型选树方面,我们主要聚焦医药工业企业的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合规等具体的需求,找到“小切口”,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将支持建成20个以上数智中药生产线或者智能工厂,培育一批中药工业数智化转型企业,发布20个以上中药工业数智化技术应用典型场景。
证监会: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持续净化市场环境
3月21日,证监会公布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2024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592项;罚没款金额153.42亿元,为2023年的2.4倍;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家)次,同比增长24%;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4.56%。强化对涉嫌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2024年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通报线索178件。
证监会表示,持续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加快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夯实市场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面落实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工作要求,坚持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保护投资者的鲜明导向,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持续积极营造崇法守信的市场生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央行:择机降准降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据人民银行2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总第108次)例会于3月18日召开。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受光伏抢装潮影响,供应链价格近日迎来持续上涨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光伏与储能产业已成为推动能源变革的核心力量,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2025 年 3 月第 2 周,国内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显著调涨,背后是复杂的供需矛盾与政策调控因素。
从政策调控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整治 “内卷式” 竞争,国家发改委表态将出台化解产能结构性矛盾的方案,行业供给侧改革力度持续强化。
2025 年 1 月 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 2025 年 6 月 1 日为市场化电价执行节点。这促使部分项目为锁定保障性电价加速并网,刺激了短期组件采购需求,带动整个产业链价格上升。
相关机构数据显示, 截至 3 月 18 日,光伏级 EVA 主流成交价格攀升至 11652.98 元 / 吨,较 3 月初累计上涨 248.57 元 / 吨。
组件价格也因 “抢装潮” 水涨船高,InfoLink Consulting 数据显示, 截至 3 月 12 日当周,N 型 182 TOPCon 组件均价为 0.72 元 / W,分布式 TOPCon 组件均价为 0.73 元 / W,部分热门型号供应紧张。国家统计局同期数据显示,2 月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虽下降 13.0%,但降幅较上月收窄,反映行业供需结构逐步改善。
需求疲软冲击韩国动力电池行业
近期以来,韩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韩国三大电池企业三星SDI、LG新能源和SK On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财报合计录得8416亿韩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的营业亏损,其中三星SDI单季亏损2567亿韩元,LG新能源和SK On分别亏损2255亿韩元、3594亿韩元。三星SDI的困境尤为突出,其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下滑10.6%,市场份额降至3.3%,落后于LG新能源(10.8%)和SK On(4.4%)。
多重因素造成韩国三大电池巨头在2024年四季度大幅亏损。首先是欧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欧洲和北美是韩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市场,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2024年欧盟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达144.2万辆,同比下降5.9%。美国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3%,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特斯拉、美国通用汽车等多家车企销量下滑,纷纷下调电动汽车销量目标,推迟或削减电动化投资计划,进一步削弱了电池需求的增长动力。
其次是技术商业化滞后。韩国企业在三元锂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等领域拥有技术储备,但部分前沿技术成果迟迟未能实现商业化落地。此外,虽然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续航能力更强,但是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迭代,在能量密度、动力等指标方面已经不比三元锂电池逊色多少,并解决了部分冬季“掉电”问题,也支持4C超充。韩国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转型上进展缓慢,错失了中低端市场机遇。
面对韩国动力电池行业的下行压力,韩国政府正在考虑以现金形式直接补偿本土建厂的企业。相关企业也加大投资力度,创造新增长点,抵御市场风险。此次三星SDI计划通过发行1180万股股票筹集2万亿韩元,投资与通用汽车的合资工厂,扩大其在匈牙利的电池工厂的产能,并在韩国建立全固态电池生产线。LG新能源所属的LG集团于2024年3月底宣布未来5年投资计划,到2028年将在本土市场投资100万亿韩元,部分资金用于加强电池技术等核心业务。
目前,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将技术重心放在以46系列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上,在日前举行的韩国最大规模电池行业展览会上,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均展示了各自在46系列圆柱形电池领域的最新成果。大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输出功率和生产效率上有显著提升,但从长期看韩国动力电池企业仍需在技术落地、市场多元化与供应链韧性上实现突破,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