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
2025年4月24日,世界银行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发展委员会第1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就业:通往繁荣之路》报告。财政部部长、世行中国理事蓝佛安与会并发言,财政部副部长、世行中国副理事廖岷陪同参会。 蓝佛安表示,当前,贸易保护政策为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带来了巨大风险。中方呼吁世行等国际组织倡导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等,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 蓝佛安指出,中国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近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在当前复杂外部环境下,中国将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继续为全球经济带来稳定和动力。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已对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并愿进一步敞开大门,与全球共享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财政部: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0907.4亿元,同比增长1.7%
财政部发布2025年1—3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1-3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与上年持平,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一、营业总收入。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98451.6亿元,与上年持平。二、利润总额。1—3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0907.4亿元,同比增长1.7%。三、应交税费。1—3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16096.3亿元,同比增长0.2%。四、资产负债率。3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5.0%,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
4月25日,据证监会官网,为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
《规定》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两类豁免范围,一类是国家秘密或者其他公开后可能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管理要求的信息,另一类是商业秘密或者保密商务信息。
二是规定三种豁免方式,包括豁免按时披露临时报告,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采用代称等方式豁免披露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三是压实公司责任,要求制定披露豁免制度,不得以涉密为名进行宣传,对豁免披露事项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报送登记材料。四是强化监管约束,对未按规定建立制度、不符合条件豁免披露,甚至利用豁免披露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依规处理。
工信部: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 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4月26日消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在江西省南昌市组织召开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规划投资工作座谈会。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今后一个时期的规划投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做好规划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科学谋划好“十五五”规划。构建“十五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体系,加强对主要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的研究论证,确保规划解决真问题、见到真效果。
二是统筹好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攻关任务,一体化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三是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统筹用好财税、金融等各项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推动工业投资稳增长、优结构、提效益上下功夫。
四是着力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立科技研发、成果应用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机制,构建高能效创新平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五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开展集群深度赋能行动,引导创新、人才、金融等资源要素加快向集群聚集,持续优化集群发展生态,推动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提升。
应对外部变局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多重确定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多项重要部署,意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确定性一:政策仍有“后手”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
政治局会议对此给予肯定,认为“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但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情况下,会议也提醒“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要“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确定性二:两个“坚定不移”
复杂形势下,各方关切中国如何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此次政治局会议给出对策:“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则是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应。通过深化规则对接、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希望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二者相辅相成,既通过扩大内需筑牢经济基本盘,又通过开放合作打开发展空间,在增强中国自身经济韧性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
这种“立己达人”的逻辑,贯穿于此次政治局会议部署中。会议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等,并表示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确定性三:着力四个“稳”
着眼下一步经济工作,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了具体发力方向: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这四个“稳”环环相扣,在本轮中国经济回升中扮演重要角色。
稳就业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带动消费,进而稳定企业生产;稳企业不仅能吸纳就业,还能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市场活跃度;稳市场为人们营造相对可预测的投资和消费环境,从而提振信心、改善预期;稳预期才能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积极性,让官方出台的措施真正发挥作用。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此次政治局会议打出“组合拳”,旨在让四个“稳”良性循环起来,形成发展合力。
光伏产业链价格继续走低、企业利润大减,背后受何因素影响
4月24日晚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震荡下行,硅片价格继续下行,电池和组件价格同样呈继续下探趋势。
“多晶硅市场处于僵持博弈状态,现货市场鲜少成交,买方与卖方暂时没有达成较为一致的价格共识。”据硅业分会分析,上游多晶硅环节价格再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二季度硅片的产出不及预期。“整体来看,4月硅料签单水平不及3月,而5月硅片开工预计出现下滑,企业节后补库意愿不明确,很有可能继续维持小规模按需采购状态,硅料库存无法得到有效消纳。”
供需严重错配的背景下,各环节内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除了各环节供需矛盾,下游终端市场需求的疲软,也是导致眼下光伏产业链从上至下各环节价格均走低的一大原因。在硅业分会看来,近期硅片环节价格的下行主要变化不在于供给端,而在需求端。“下游终端组件需求快速回落,导致电池排产下降,对硅片需求大幅减弱。”
“硅片的供应暂未明显变化。”据硅业分会统计,过去一周,行业整体开工率在55%至60%,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维持在60%和58%,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60%至80%,其余企业开工率在56%至80%。
另外,过去一周,下游电池、组件价格继续下探,特别是光伏组件价格跌幅较大,部分组件价格跌破0.7元/W关口,至0.68元/W;电池片价格跌幅相对较小,主流价格0.26元/W至0.28元/W,环比下跌0.02元/W至0.03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