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市理财 财经 周末重要信息20250330

周末重要信息20250330

财政部: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966亿元 财政部消息,2025年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966亿元,其中一般债…

财政部: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966亿元

财政部消息,2025年2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96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046亿元、专项债券3920亿元。全国发行再融资债券8091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30亿元、专项债券7961亿元。合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3057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176亿元、专项债券11881亿元。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将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 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

3月2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今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工信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大模型等基础技术、新体系电池、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轻量化、低风阻等整车设计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二是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云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支持跨区域协同应用。

三是积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编制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政策,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指导意见,激发汽车市场新动能。

四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应用,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推广工作,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场景图谱,健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开展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评价标准研制与应用推广,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商。

五是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加快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立法,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改革,修订准入审查技术要求。研究推动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证监会优化证券发行承销制度,增加理财公司参与网下“打新”

3月28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沪深交易所随即更新首发及再融资承销细则。此次修订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第一,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允许其直接参与新股申购和上市公司定增。沪深交易所细则明确,理财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可直接参与新股网下发行,并将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产品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

第二,科创板试点对未盈利企业网下投资机构提高配售比例。上交所细化了未盈利企业网下限售比例安排,允许采用约定限售方式,对不同限售档位的投资者实施差异化配售。

第三,禁止IPO战略配售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股份,以落实相关监管要求。

最后,根据新《公司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完善财务资助表述,并调整相关条款。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修订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促进“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构建。证监会表示,此次修订广泛征求了意见,部分建议已采纳,其他涉及较大制度调整的建议将统筹研究。

此次改革不仅提升了中长期资金的参与度,还通过优化IPO配售机制,培育“耐心资本”,进一步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证监会修订年报、半年报披露准则 年报披露新规矩:突出重点 减少冗余

中国证监会3月28日公布修订后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两项准则均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订的“年报披露准则”从细化主要财务指标信息、完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强化公司治理情况披露、优化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等四个方面突出重点信息。

一是细化“营收扣除”披露要求,细化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披露要求。对于存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明确此类公司可以披露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指标。

二是提高重要新增非主营业务的披露要求,要求说明战略考虑、经营数据及生产经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等。强化客户与供应商披露要求。细化业绩承诺披露要求。

三是增加控股子公司整合情况的披露要求。强化无实际控制人披露要求。进一步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信息披露要求。

四是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方面,新增公司在年度报告中补充披露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核查和鉴证的结论性意见,存在异常的,详细说明有关情况,对于存在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违规占用募集资金的公司,要求重点披露后续整改情况。

“年报披露准则”还减少了三方面的冗余信息,具体来看:

一是根据投资者阅读习惯,调整篇章布局。本次将披露顺序调整为公司业务情况、行业情况,再讨论分析业务与财务信息,以更符合投资者的阅读习惯。

二是删除董事会、股东会相关披露要求。鉴于董事会、股东会会议情况公司均会在临时报告中予以披露,删除关于列示董事会、股东会会议届次、召开日期及会议决议等信息。

三是整合部分章节。当前发行优先股的公司较少,将优先股相关情况整合进入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章节,不再以单独章节披露。

在其他修订内容中,根据新公司法,“年报披露准则”调整涉及监事、监事会相关表述,将监事会相关职责履行主体调整为审计委员会,将股东大会调整为股东会。

鉴于公司法修订已允许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本次废止《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存在未弥补亏损情形的监管要求》,将该指引第三条有关要求纳入“年报披露准则”,新增“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应当充分披露相关情况并提示对公司分红等事项的影响”的表述。

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不再强制要求独立董事对退市发表意见。

此外,为避免歧义,“年报披露准则”将此前的董事“离任”和高管“解聘”统一表述为“离任”,与准则的其他条款保持一致。

证监会集中修改废止88件规章、规范性文件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部分证券期货规章的决定》和《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证券期货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对88件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打包”修改、废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据证监会介绍,本次集中修改、废止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合新公司法、《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资本登记管理制度的规定》规定,删除有关上市公司监事会、监事的规定,明确非上市公众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依法选择审计委员会或者监事会作为内部监督机构。

二是调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规则中有关公司治理的规定,调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规则中有关独立董事的规定,调整文字表述和引用的新公司法条文序号等。

三是废止《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存在未弥补亏损情形的监管要求》和《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是《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上市公司筹划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要求》因近期将与相关规则联动修改,不再纳入“打包”修改的范畴。

前期,证监会已经发布了有关上市公司、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等内部监督机构调整的过渡期安排,相关主体根据本次发布的制度规则,结合自身情况,在2026年1月1日前调整到位即可。

此外,证监会同步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和《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做好新公司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威股份多晶硅子公司引入100亿战投增资

3月28日晚,通威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不超过100亿元。

目前,永祥股份合计拥有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公告称,其连续多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具备包括规模、成本、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优势。

对于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增资扩股的原因,公告表示,这是出于增强永祥股份资本实力,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并把握光伏产业发展机遇、提高竞争力等方面考虑。 本次增资也是其应对行业周期性调整、强化战略纵深的重要举措,永祥股份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深度绑定,为后续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资金保障。根据协议,通威股份未来可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可转债或现金等方式回购战略投资者持有的股权。增资扩股完成后,通威股份仍将直接与间接持有永祥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72.97%,永祥股份将继续纳入通威的合并报表。

通威股份表示,截至目前,已与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期货(13.380, 0.18, 1.36%)股份有限公司签署附经双方有权机关审议通过后生效的《增资协议》《股东协议》等文件;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其内部投资审批流程,将尽快办理协议签署等相关事项。

此外,另有部分其他投资机构正在推进其内部投资审批及协议签署流程,全体战略投资者名单尚未最终确定,后续交易还需办理资金交割、工商变更登记等手续。

公告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永祥股份资产总额679.96亿元,负债总额346.74亿元。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164.56亿元,净利润亏损9.93亿元。

今年初,通威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0亿-75亿,2023年同期盈利135.74亿元。

该公司表示,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甚至持续低于行业现金成本冲击下,叠加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影响,该公司虽维持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全年仍录得亏损。

目前,光伏企业都在囤资蓄力,对于通威股份而言亦是如此。该公司此前宣布收购润阳股份的计划也在今年2月告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鑫市理财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lchl.com/archives/1786

作者: adminxlc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