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引导公募基金加大在北交所投资
证监会透露了资本市场监管的系列重要动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科创债获得资金融通;落实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绿色通道”;引导公募基金加大在北交所投资;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形式融资,完善私募基金估值标准和信披体系,进一步优化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制度安排,支持私募基金更好发挥功能作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质效;加快推动REITs互联互通尽早平稳落地;持续优化股票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机制。
在对《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建议》的回复中,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落实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绿色通道”,以优质头部公司为“主力军”推动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工具实施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对《关于强化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支持力度,建设北交所成为国际一流证券交易所的建议》的回复中,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持续推进高质量建设北交所。
在对《关于更好促进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发展的提案》的回复中,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形式融资,完善私募基金估值标准和信披体系,进一步优化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制度安排,支持私募基金更好发挥功能作用,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质效。
在对《关于试行粤港澳大湾区“资本通”的提案》的回复中,证监会表示,下一步,与有关部门将进一步优化拓展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优化股票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机制,在总结既有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论证香港公司到内地上市的可行性,结合市场需求持续推动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结合实际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在香港试点等,全面深化内地与香港紧密实务合作,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财政部:发挥政策带动作用 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4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了2024年以来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支持政策。
在支持基础研究和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财政部创设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制度,建立起创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对创新的带动作用,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发布支持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兼并重组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财政部副部长 郭婷婷: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涉及的减税降费和退税总规模超过2.6万亿元。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
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财政部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重点新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政策,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市场应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持续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支持了两批共计66个试点城市。2024年还启动了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首批支持1039家“小巨人”企业,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郭婷婷表示,在支持强化制造业产业综合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与效率方面,支持启动实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0亿元,支持首批20个试点城市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项目,提高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通过制造业领域相关政府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专业化管理,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开展系统性攻关,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和关键产业补短板强弱项。
财政部:加力保障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4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表示,代表委员和人民群众都非常关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财政部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关切,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就业方面,财政部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延续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优化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阶段性促进就业政策。支持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适当放宽技能提升补贴的申领条件。研究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在养老方面,从2024年1月起,按照全国总体3%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24年7月起,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
财政部副部长 郭婷婷:在医疗卫生方面,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目前,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
在教育方面,保持财政教育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从2024年春季学期起,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国家基础标准,惠及学生约2000万人。调整完善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惠及学生2300万人次。
工信部:驾驶员未规范使用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系统应具备禁止激活相应功能等限制策略
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指南提出确保控制策略合理。企业确保系统具备明确的激活、动态驾驶任务执行和退出策略。对于行车辅助,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脱离动态驾驶任务、未响应警告且没有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时,系统适时启动风险减缓功能以使车辆安全停车;驾驶员未规范使用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系统应当具备禁止激活相应功能等限制策略。对于泊车辅助,系统具备检测运行区域内其他道路使用者、障碍物,以及为避免碰撞而安全停车或减缓车速的能力。
工信部:2024 年全国光伏行业产值保持万亿规模
2 月 27 日消息,工信部今日公布 2024 年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2024 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持续增长。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 10%,行业产值保持万亿规模,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增长超过 40%、12%。
多晶硅环节,1-12 月全国产量超过 182 万吨,同比增长 23.6%。
硅片环节,1-12 月全国产量达到 753GW,同比增长 12.7%,出口量约 60.9GW。
电池环节,1-12 月全国产量达到 654GW,同比增长 10.6%,出口量约 57.5GW。
组件环节,1-12 月全国产量达到 588GW,同比增长 13.5%,出口量约 238.8GW。
工信部称,全年主要光伏产品持续“量增价减”态势,1-12 月,多晶硅、组件价格分别同比下降 39.5%、29.7%。
多部委联合发声光伏“反内卷”,低水平重复建设将被遏制
2月27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红星资本局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行业尽快脱困。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隆基绿能(601012.SH)等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 “内卷式” 竞争进行深入交流。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处长李婷在上述研讨会上指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内卷式”竞争加剧与全球化壁垒高筑的双重挑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她提到,当前光伏行业迫切需要解决“内卷式”竞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行业技术、装备快速更新迭代的内在因素,也包括新能源产业高度关注下社会资本竞相涌入,更有行业主流产业对产业发展形势的一些战略性的误判。李婷表示,面对当前的不利局面,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产业调控,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行业尽快脱困。
李婷提到,下一步首先要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同时推动行业创新升级。工信部将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推动解决技术路线驱动,原创技术不足等问题。也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鼓励和引导先进的光伏技术研发和应用,通过应用牵引来加速技术的迭代升级。“巩固提升全球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我们行业的领军企业。”李婷表示,近年来,国内的头部企业均加大了技术研发创新,储备了更加先进的光伏技术。下一步,将加大行业优势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多维度打造优势企业。
A股锂电池板块2024年业绩分化 反映市场竞争仍激烈
2024年以来,锂电池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转型升级、短期内结构性产能过剩及“去库存”阵痛并存,行业内企业纷纷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商业模式等手段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A股市场31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已有23家企业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14家企业预盈,9家预亏,行业整体显现触底回升迹象。
多家锂电池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锂电池产业下游应用不断拓宽,市场规模的增长为企业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持续的产能释放,市场竞争加剧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压力。
2024年全国锂电池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
2月27日,工信部网站发布2024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202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
电池环节,1-12月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4GWh、260GWh、826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645GWh,同比增长48%。受锂电池产品价格下跌影响,1-12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4348亿元,同比下降5%,较2024年上半年降幅收窄七个百分点。
一阶材料环节,1-12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310万吨、200万吨、210亿平方米、130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20%。
二阶材料环节,1-12月电池级碳酸锂产量67万吨,同比增长45%,电池级氢氧化锂产量36万吨,同比增长26%。1-12月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9.0万元/吨和8.7万元/吨。